您的位置:江西广告网 >> 资讯 >> 热点资讯 >> 国内资讯 >> 查看资讯           在线投稿在线投稿

12

view

张小平:拍砖有益,用互联网创新公益事业

发布日期 发布: 2014-12-30  |  来源    |   发布人 (共有0条评论) 我要评论

 
上一篇 下一篇

  近期,参加了中国两个大型民企(恒安和苏宁)的周年庆典,可见两个显著趋势或特点:一、以慈善庆生。12月18日在恒安30周年庆典上,其创始人许连捷宣布捐赠2亿元人民币;12月26日在苏宁24周年庆典上,其创始人张近东宣布除了捐款外还同日上线了公益频道。二、互联网驱动下的企业信息化建设与价值链重组。苏宁近年全力布局O2O,恒安则在30周年庆典上高调宣布与IBM、Oracle合作,携手启动以大数据建设为核心的企业第三次大变革。这是中国企业两种良性趋势变化——内守善、外求变。

  比尔·盖茨说,“在人的本性中,蕴含着两个巨大的力量,一是自立,一是关爱他人。对中国企业来说,“外求变”正是为了达到自立强大的目的,而“内守善”则涌变成关爱社会的巨大力量。

  在5·12汶川地震发生后,来自各大企业的捐款,让普通老百姓最直观的见证了企业公益的能量。此后,中国企业的公益慈善行为,呈现出三种态势:一是高音喇叭型,做了一点事情便大声宣扬,甚至演变为企业秀或个人秀,其典型便是被有些媒体批评为“暴力慈善”的陈光标;二是甩手掌柜型,对公益慈善事业一捐了之,不再参与管理或运作;三是战略规划型,将社会责任视为企业长期经营的必备条件,作为企业运行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来对待,日渐专业化和常态化。

  近年来,苏宁一直致力于从传统的电器连锁零售商向互联网零售企业的转变,在互联网时代的企业创新求变是应有之义,但其尚在转型过程中,便开始用互联网思维同步来创新公益事业,这很新鲜而又很有意义。

  互联网对于公益组织来讲,是一种孕育公益新模式的颠覆性思维。可以说,从筹款到筹集项目,从项目运营到公信力建设等等,公益事业的全流程都可能被彻底颠覆。在这种情况下,公益机构无疑应该好好利用互联网平台开放、共享的特性,开辟全新的发展空间。

  苏宁在12月26日24周年庆的典礼上,宣布公益频道正式上线,它有两个板块:一是公益捐赠,二是公益众筹。在公益捐赠板块里,你可以看到中国扶贫基金会、爱德基金会等多家公益机构的旗舰店,在此接受捐款。这一集中的捐赠平台,让公益变得更大众化。而在2015年一季度正式上线的众筹平台,则是充分利用众筹这个互联网思维下产生的新事物来做公益事业。

  比如中国扶贫基金即将推出一款创新的互联网众筹公益产品:“拍砖有益”,就是将未来需要建设的贫困山区的校舍的每一块砖头,放在电商平台上进行拍卖,邀请网民和供应商参与,每期10块砖头,每块砖头100元起拍,拍得者可以在建成的校舍的特殊砖块上,采用砖头图画或雕刻捐献者姓名的形式留念,也算是为善举“树碑”,这将大大增加公益事业的意义、趣味性,激发更大范围的参与度。

  “授人予鱼不如授人予渔”,是古人告诉我们的一种帮助人的最高境界。通过企业的电商平台,为那些偏远地区的农副产品、手工艺品的生产与销售,提供融资支持、信息发布、销售平台等全方位服务,让公益慈善事业从“授鱼”到“授渔”的巨大飞跃。更多广告行业观点请继续关注广告网。

编辑 资讯编辑: life
本站文章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,供读者交流和学习,如有涉及作者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,以便更正或删除。感谢所有提供信息的网站,并欢迎各类媒体与我们进行信息共享合作。
打印 | 收藏此页 |  Mail给朋友 | 举报
上一篇 下一篇
 

评分:0

发表评论
seccode 换一个
查看全部回复【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】